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IgA肾病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IgA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治疗目标主要为延缓肾功能恶化、减少蛋白尿和预防并发症。
多数患者通过长期药物干预和生活管理可稳定病情。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和蛋白尿。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适用于蛋白尿明显的患者,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可用于病理改变严重者。同时需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限制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变化,多数患者病情可长期保持稳定。
少数患者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若出现血肌酐持续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或病理显示广泛肾小球硬化,提示预后不良。这类患者需提前规划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合并高血压肾病或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病情控制难度更大,需多学科联合管理。感染、妊娠或肾毒性药物可能诱发急性加重,须严格防范。
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左右,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和鱼肉。出现水肿时需限制水分摄入,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戒烟并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若出现肉眼血尿或尿量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