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焦虑和抑郁引起身体不适主要与神经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肌肉紧张、免疫系统异常及疼痛敏感性增加等因素有关。长期情绪障碍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疼痛、心血管异常等躯体症状,需通过心理治疗与药物干预综合改善。
焦虑抑郁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促使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持续分泌。高水平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干扰血糖代谢,同时影响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平衡,引发疲劳、头痛、食欲改变等症状。临床常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
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会导致心率增快、血压波动、出汗增多等反应,而副交感神经抑制可能引起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这种失衡状态可能诱发心慌、胸闷、手抖等躯体化表现。医生可能建议联合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缓解心悸症状。
长期情绪压力会使骨骼肌处于防御性收缩状态,导致肩颈僵硬、腰背酸痛甚至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肌肉持续紧张可能压迫周围神经,产生麻木或刺痛感。物理治疗如热敷配合盐酸阿米替林片可改善肌紧张相关疼痛。
慢性应激状态会促使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引发低度系统性炎症,这与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出现反复口腔溃疡、皮疹等免疫相关症状。研究显示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兼具抗抑郁与镇痛作用。
情绪障碍患者大脑前扣带回皮层对疼痛信号的调控能力下降,导致痛阈降低。原本轻微的躯体不适可能被放大为难以忍受的疼痛,形成头痛、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文拉法辛缓释片等药物可通过双重递质调节改善疼痛敏感性。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练习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饮食上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减少精制糖摄入。若躯体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应及时至精神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掩盖症状。心理治疗联合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可有效改善情绪与躯体不适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