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指征包括视网膜裂孔伴视网膜下积液、累及黄斑区的脱离、视力急剧下降、脱离范围持续扩大、存在玻璃体牵拉等因素。
视网膜裂孔伴视网膜下积液是明确的手术指征。当视网膜出现全层裂孔且伴有液体渗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时,需通过手术封闭裂孔并排出积液。常见术式包括巩膜外垫压术联合冷冻或激光治疗,通过外力顶压使视网膜复位。若裂孔位于周边部且脱离范围局限,可采用单纯激光光凝封闭裂孔。
累及黄斑区的脱离需紧急干预。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区域,脱离超过24小时可能造成不可逆视力损害。此类患者多需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通过内路手术直接解除玻璃体牵引并复位视网膜。术后需保持特殊体位使气泡顶压视网膜,通常需要1-2周。
视力急剧下降提示病情进展。当患者出现视野缺损扩大或中心视力骤降,往往反映脱离范围向黄斑区蔓延或脱离高度增加。此时即使脱离范围未达全视网膜,也应考虑手术干预。术前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明确视网膜层间分离程度,指导术式选择。
脱离范围持续扩大需积极处理。随访中发现视网膜下积液范围每周增加超过1个钟点位置,或脱离隆起度进行性增高,提示存在持续性液体渗漏。这类患者通常存在多个隐匿性裂孔或巨大视网膜撕裂,需采用环扎术联合玻璃体手术进行全面复位。
存在玻璃体牵拉时需解除牵引力。当玻璃体后脱离不完全形成条索样粘连,或存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时,单纯外路手术难以奏效。需通过玻璃体切割术清除增殖膜,必要时联合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维持复位。术后可能需辅助抗代谢药物抑制纤维增生。
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底情况,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剧烈晃动。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促进视网膜神经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导致视疲劳。若出现眼前闪光、飞蚊增多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