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小的霰粒肿一直不消可通过热敷、药物涂抹、中医调理、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霰粒肿通常由睑板腺阻塞、慢性炎症、细菌感染、用眼卫生不良、油脂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
热敷有助于促进睑板腺分泌物排出,缓解霰粒肿症状。使用干净毛巾浸湿温水后拧干,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敷于患处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时注意避免烫伤,尤其儿童需家长协助操作。若霰粒肿伴随红肿疼痛,可先冷敷再转为热敷。
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药物可控制局部炎症。红霉素眼膏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霰粒肿,每日涂抹于睑缘处2-3次。使用前需清洁双手,避免药瓶接触眼部。若用药1周无改善或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中医认为霰粒肿与脾胃湿热有关,可采用菊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材熏蒸眼部。将药材煎煮后用药液蒸汽熏蒸患眼,每次10分钟,每日1-2次。配合耳尖放血疗法或耳穴贴压可能有一定辅助效果,但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体质虚寒者慎用清热疗法。
对于持续2个月以上的顽固性霰粒肿,眼科医生可能建议穿刺引流。局部麻醉后使用专用器械刺破囊肿并刮除内容物,操作时间约5-10分钟。术后需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1-2天内避免揉眼或化妆。该方法复发率较高,可能需重复进行。
反复发作或影响视力的霰粒肿需手术彻底切除。手术在局麻下切除囊肿及部分睑板腺组织,缝合切口后加压包扎。术后24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眼膏等药物。恢复期需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通常1-2周拆线。
日常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使用过期化妆品。饮食宜清淡,减少高油脂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其勤洗手,定期更换枕巾毛巾。若霰粒肿持续增大、影响视力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排查睑板腺功能障碍等潜在病因。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复查,观察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