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包皮上有小水泡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摩擦刺激、外用抗病毒药物、口服抗病毒药物、激光治疗等方式处理。包皮小水泡可能由生殖器疱疹、接触性皮炎、念珠菌感染、过敏反应、外伤等因素引起。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减少局部潮湿。清洁后保持干燥,可预防继发感染。若水泡破裂,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
暂停性生活及剧烈运动,防止水泡破损。避免抓挠或挤压水泡,以免加重炎症。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夜间睡眠时可裸睡降低局部温度。若为过敏所致,需排查并停止接触过敏原如避孕套、洗涤剂等。
生殖器疱疹引起时可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局部涂抹。念珠菌感染需联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每日涂抹2-3次,疗程一般5-7天。合并细菌感染可加用夫西地酸乳膏。
确诊为生殖器疱疹时需口服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等系统性抗病毒治疗。反复发作者可采用抑制疗法,连续用药4-12个月。过敏反应可配合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念珠菌感染需口服氟康唑胶囊。
对于反复发作的疱疹性水泡,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病灶。激光能精准破坏病毒感染的细胞,促进表皮修复。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保持创面干燥,2-3周愈合。顽固性病例可联合光动力疗法增强疗效。
日常应避免熬夜、饮酒等降低免疫力的行为,加强营养摄入有助于恢复。未明确诊断前不建议自行用药,尤其激素类药膏可能加重病毒感染。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防止交叉感染。若水泡增多伴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一周未消退,须及时至皮肤科或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