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流鼻血需要警惕的疾病主要有鼻中隔偏曲、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鼻腔肿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流鼻血可能是鼻腔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糜烂,容易引发反复鼻出血。患者常伴有鼻塞、头痛等症状。可通过鼻内镜检查确诊,轻度者可局部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严重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常用药物有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
高血压患者血管脆性增加,血压骤升时易导致鼻腔后部小动脉破裂出血。这类鼻出血量较大且难以自行停止,可能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需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同时进行鼻腔填塞止血。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反复、难以止住的鼻出血,可能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鼻腔血管瘤、鼻咽癌等肿瘤组织血管丰富且脆弱,易发生涕中带血或反复鼻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耳鸣等症状。需通过鼻内镜、CT等检查确诊,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等,常用药物有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鼻腔、口腔等部位黏膜毛细血管扩张,轻微外伤即可引发出血。患者常有家族史,可能伴随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治疗以局部止血为主,严重者可考虑激光治疗或使用沙利度胺片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鼻出血频繁发生或出血量大,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进行系统检查排除严重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血液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