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红色可能是血尿的表现,通常由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肿瘤或药物食物因素引起。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细菌侵入尿路可能导致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引发尿频尿急伴血尿。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急性期需多饮水冲刷尿道。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划伤黏膜会造成剧烈腰痛和血尿。结石成分多为草酸钙或尿酸结晶,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
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肾小球基底膜时,会出现蛋白尿伴洗肉水样血尿。急性期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环磷酰胺片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限制食盐摄入。
无痛性肉眼血尿需警惕膀胱癌或肾癌,肿瘤血管破裂会导致间歇性血尿。确诊需进行膀胱镜检查和CT尿路成像,早期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食用红心火龙果或甜菜可能造成假性血尿,利福平胶囊等药物也会使尿液变红。这类情况停用相关物质后尿液颜色可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处理。
出现血尿应记录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建议采集晨尿进行尿常规和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泌尿系统超声能初步判断出血部位。长期血尿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压,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