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炎可通过多饮水、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护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卫生习惯不良、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性生活不洁等原因引起。
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并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竹叶茶等利尿饮品,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尿道黏膜。排尿时注意彻底排空膀胱,减少残余尿量滋生细菌。
细菌性尿道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这些药物可针对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用药期间须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若出现皮疹或胃肠道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洗液破坏局部酸碱平衡。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急性期建议暂停性生活。
忌食辣椒、酒精、咖啡等可能刺激尿道的食物,减少高糖饮食以防血糖波动影响免疫力。可适量摄入蔓越莓、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帮助抑制尿道致病菌定植。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炎症消退,反复发作患者可能需进行尿培养或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慢性尿道炎患者每3-6个月随访一次,监测是否合并前列腺炎、膀胱炎等并发症。
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选择宽松衣物减少局部摩擦,注意观察排尿疼痛、尿频等症状变化。若出现发热、血尿或腰背部疼痛需立即就医,警惕肾盂肾炎等上行感染。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促进尿道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