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齿脱矿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使用含氟产品、调整饮食结构、专业再矿化治疗及修复性干预等方式补救。牙齿脱矿通常由牙菌斑堆积、酸性饮食、唾液分泌减少、牙齿发育异常或口腔疾病等因素引起。
每日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牙菌斑堆积。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清洁牙面与牙龈交界处。家长需帮助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监督其完成口腔清洁。牙菌斑长期滞留会导致釉质表层矿物质流失,表现为白垩色斑块。
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可促进釉质表面再矿化。专业氟化治疗如氟保护漆涂布能形成长效保护层,适用于早期脱矿患者。氟离子可与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更稳定的氟磷灰石,增强牙齿抗酸能力。但6岁以下儿童使用含氟产品需控制用量,避免吞咽。
减少碳酸饮料、柑橘类水果等高酸性食物摄入频率,避免长时间含糖饮食。食用奶酪、牛奶等富含钙磷食物有助于矿物质沉积。两餐间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唾液中的钙磷离子能中和口腔酸性环境。脱矿活跃期应避免冷热刺激敏感食物。
牙医可能推荐再矿化凝胶如氟化钠凝胶、磷酸钙制剂等,通过定制托盘进行局部渗透治疗。渗透树脂技术可封闭釉质微孔阻止脱矿进展。对于已形成的白斑,微研磨联合再矿化可改善美观。严重脱矿需配合3M Clinpro White Varnish等专业材料处理。
出现明显缺损时可选择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或复合树脂修复。广泛脱矿伴敏感症状者适用渗透树脂或全瓷贴面修复。极重度脱矿导致牙体缺损过大时需考虑嵌体或全冠修复。所有修复治疗均需在控制致病因素基础上进行,否则可能继发继发龋。
日常应每6个月进行专业洁牙与脱矿评估,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邻面。佩戴正畸装置者需加强托槽周围清洁。孕妇及青少年等高风险人群建议使用pH试纸监测口腔环境。发现牙齿表面粗糙、白斑或冷热敏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脱矿进展为龋洞。长期胃食管反流患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减少胃酸对牙齿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