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尿隐血阳性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尿常规复查、泌尿系统超声、膀胱镜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并针对性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可能导致尿隐血阳性,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治疗,同时需增加每日饮水量。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黏膜导致尿隐血,多与代谢异常或饮水不足有关,常伴随腰部绞痛、恶心呕吐。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药物可选择排石颗粒、尿石通丸、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红细胞漏出形成尿隐血阳性,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或免疫异常相关,可伴有水肿、高血压。需进行肾穿刺活检确诊,常用药物包括黄葵胶囊、缬沙坦胶囊、醋酸泼尼松片等。
膀胱癌、肾癌等肿瘤组织坏死出血可导致持续性尿隐血阳性,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可能无痛性血尿。需通过CT尿路成像或膀胱镜活检确诊,根据分期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等治疗方式。
马拉松等高强度运动可能造成一过性尿隐血阳性,与肾脏短暂缺血缺氧有关,通常72小时内自行消失。建议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水,避免即刻进行尿液检查,若持续阳性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发现尿隐血阳性后应避免恐慌,首先排除月经期、痔疮出血等干扰因素。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避免长时间憋尿。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若伴随水肿、消瘦、骨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育龄期女性检查前应避开经期,老年患者需重点排查恶性肿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