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急性阑尾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但部分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可尝试药物保守治疗。阑尾炎主要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等症状,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治疗方案。
对于未发生穿孔或化脓的早期单纯性阑尾炎,部分患者可通过静脉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禁食并配合胃肠减压,医生会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等动态监测炎症指标变化。若48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持续加重,仍需转为急诊手术。
若已出现化脓、坏疽、穿孔等并发症,或反复发作慢性阑尾炎,则必须立即手术切除病灶。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儿童、老年人及妊娠期患者因病情进展快、误诊风险高,通常更建议优先手术干预。
确诊急性阑尾炎后应禁食禁水并尽快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术后恢复期需逐步过渡饮食,从流质食物开始,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预防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