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婴儿通常在6-10个月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部分婴儿可能提前至4个月或延迟至12个月。乳牙萌出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与遗传、营养等因素相关。
多数婴儿在6-8个月时下颌中切牙最先萌出,表现为牙龈红肿、流涎增多,可能伴随轻微发热或烦躁。此时可提供清洁的牙胶缓解不适,用纱布轻柔擦拭牙龈。随后8-10个月上颌中切牙萌出,10-14个月侧切牙陆续长出。部分婴儿出牙顺序可能出现变异,如先长上颌牙或侧切牙,只要牙齿最终排列整齐通常无须干预。1岁前未萌牙需评估是否存在发育迟缓、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但单纯萌牙延迟也可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少数婴儿可能在3-4个月即萌出乳牙,这类诞生牙或新生儿牙多与家族遗传有关,需注意检查牙齿是否松动以避免误吸风险。极个别婴儿出生时已带牙,或1岁半后仍未出牙,这种情况建议尽早就诊排除先天性缺牙、外胚层发育不良等罕见疾病。乳牙萌出期间应避免使用含糖安抚奶嘴,每次哺乳后清洁口腔,定期进行儿童口腔保健检查。
家长可通过观察婴儿牙龈是否膨隆、发白判断萌牙进程,出牙期可适当增加磨牙食物如胡萝卜条。若持续高热超过38.5摄氏度或拒食超过24小时,需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保持口腔清洁和均衡营养有助于乳牙健康发育,建议婴儿满1周岁前完成首次牙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