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早晨起来流鼻血可能与空气干燥、鼻腔损伤、高血压、鼻炎、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压迫、鼻腔保湿、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夜间睡眠时若环境湿度低或使用空调暖气,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破裂出血。建议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睡前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若出血量少,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5-10分钟止血。
挖鼻、擤鼻过猛或外伤可能损伤鼻中隔前下部的利特尔区血管网。表现为突发鲜红色出血,可伴随轻微疼痛。需避免用力触碰鼻腔,出血时头部稍前倾,用冰袋冷敷鼻梁。反复出血者需排除结构性损伤。
晨间血压高峰可能诱发鼻腔后部血管破裂,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出血呈暗红色且难以自止,可能伴随头晕目眩。需监测晨起血压,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进行低盐饮食管理。
过敏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患者因黏膜炎症易发生晨起出血,常伴鼻痒、打喷嚏。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配合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日常需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定期冲洗鼻腔。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反复鼻腔出血,常见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伴随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可能需输注血小板或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禁止擅自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避免用力擤鼻。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超过20分钟未止,需尽早就医排查鼻咽部肿瘤等器质性疾病。高血压患者应规律监测晨起血压,避免突然低头或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