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产后气血虚的症状主要有面色苍白、乏力倦怠、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乳汁不足等。产后气血虚多因分娩失血、产程耗气或产后调养不当引起,需结合饮食调理与中医干预改善。
气血不足时面部失去濡养,表现为肤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可能伴随口唇、指甲颜色淡白。这类情况多与产后失血过多有关,可通过当归、黄芪等补血益气的中药材调理,如当归补血汤。日常可适量食用猪肝、红枣等含铁食物,避免生冷饮食加重虚寒症状。
产妇常感四肢沉重、精神萎靡,轻微活动即出现明显疲劳感,与气虚推动无力有关。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活动方式,如八段锦等柔缓运动,配合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物。需注意与产后甲状腺炎等病理性疲劳鉴别,若持续加重需就医排查。
突然站立时可能出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严重时伴随耳鸣。此症状与脑部供血不足相关,可遵医嘱使用生脉饮口服液等中成药。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快速变换体位,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饮食中增加黑芝麻、桑葚等滋肾填精食材。
轻微活动即感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安静时也可能自觉心慌。中医认为属心脾两虚证候,可选用归脾丸调理。需监测血压和心率,排除产后心肌病等器质性疾病。保持情绪平稳,练习腹式呼吸有助于缓解症状。
乳汁量少质稀,不能满足婴儿需求,多因气血生化不足所致。可配合通草、王不留行等通乳药材,同时增加鲫鱼汤、花生猪蹄汤等食疗。哺乳前热敷乳房促进循环,保持充足睡眠和愉悦心情对泌乳有显著帮助。
产后气血虚的调理需注重温补渐进,避免大补滋腻。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选择小米粥、山药泥等易消化食物作为加餐。适当晒太阳促进阳气生发,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束缚。若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大量出血等异常,应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服用滋补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