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全身检查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具体起始年龄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等因素综合评估。
40岁后人体机能逐渐衰退,慢性病风险显著增加,此时开始规律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隐匿性疾病。常规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测,以及心电图、腹部超声等基础影像学检查。男性应增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女性需重视乳腺和妇科检查。存在吸烟、酗酒等高风险行为者,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可提前至35岁启动体检。
20-39岁健康人群若无特殊症状,可每2-3年进行基础体检,重点监测血压、血糖等关键指标。青少年及儿童通常无须全身检查,但需按时完成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和生长发育评估。65岁以上老年人应每年体检,增加骨密度、肿瘤标志物等老年病相关项目,有慢性病患者需缩短复查间隔至3-6个月。
体检前3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空腹8-10小时进行采血。检查当天穿着宽松衣物,携带既往病历和检查报告。体检机构应选择具备正规资质的医疗机构,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咨询专科医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动态对比历年数据变化,针对异常指标进行专项复查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