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宏副主任医师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
造口旁疝(Parastomal hernia,PH)是造口手术后最常见的延迟性并发症。这类造口手术主要是结肠造口术和回肠造口术,一般而言出现筋膜关闭不全时,则会出现造口旁疝。而该病实际的发病率,因其定义、随访时间以及诊断方式的不同而难以确定,一般报道的发病率为10%~50%。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基于人工材料的手术修补。如今现存的术式多样,大体上分为开放式手术、腹腔镜以及“杂交”技术(hybrid technique)。过去认为造口旁疝修补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而新外科技术的涌现以及补片材料学的发展,改善了这种临床局面。因此,还有部分学者提出在造口手术中预防性补片植入,以达到减少造口旁疝发生的目的。
定义、分类及发病率
造口旁疝一般认为是腹壁疝的一种特殊类型,系由腹腔内容物通过结肠造口及回肠造口等术后造成的腹壁缺损而形成的一种腹部异常突起。准确来讲,它需要与无实际疝囊存在的局部造口本身问题区分开来,如黏膜脱垂或Siphon肠袢,后者是由多余肠管在造口处的皮下折叠所致。
报道的造口旁疝发病率差异很大,为10%~50%,而且认为结肠造口术后的发病率(48%)较回肠造口术后(28%)要来的更大。各家报道的发病率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的疾病定义、随访时间以及诊断方式缺乏一致性有关。使用CT等影像技术进行诊断时,术后1年的发病率甚至可以超过50%。
过去,临床上造口旁疝常按疝内容物脱出位置和疝囊的解剖结构进行分类,如(1994年)所提出的分类方法:(1)真性造口旁疝;(2)造口间疝;(3)皮下脱垂:造口肠袢突出于皮下;(4)假性疝:与腹侧壁薄弱或失神经支配有关。此外还有Devlin(1973年)法,Moreno-Matias(2009)法以及Gilbert-Szczepkowski(2011)法。这些方法一般基于临床查体、术中所见以及影像学描述(CT平扫或超声检查)的结果,但上述的分类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显得复杂,部分诊断需要术中才能明确,并且其患者划分对于治疗选择或预后来说没有显著影响,有些类型甚至显然不符合PH的真正定义,因此它们的临床价值较少。
2013年欧洲疝学会引入了一种新的造口旁疝分类系统。该法主要通过评估PH缺损大小以及是否合并切口疝而将患者分为四个亚群。这种分类方式被认为有利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以及基于数据库的资料收集。因此,如果这种方法广泛使用后,将有助于未来循证治疗指南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