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性癫痫是什么

5.01万次浏览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睡眠性癫痫是指在睡眠期间或刚入睡、刚醒时发作的癫痫类型,属于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的特殊表现形式。睡眠性癫痫的发作形式主要有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等,可能与遗传因素、脑结构异常、睡眠周期紊乱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部分睡眠性癫痫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这类患者多有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基因检测,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眠剥夺诱发发作。

2、脑结构异常

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等器质性病变可能引发睡眠期异常放电。脑电图监测可见颞区或额区痫样波,头颅MRI有助于明确病灶。对于药物难治性患者,可评估手术切除致痫灶的可能性。

3、睡眠周期紊乱

非快速眼动睡眠Ⅲ期脑电同步化易诱发癫痫放电,睡眠呼吸暂停等障碍可能加重发作。多导睡眠监测可评估睡眠结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合并呼吸暂停者有效。

4、代谢异常

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代谢问题可能降低癫痫发作阈值。建议睡前适当加餐,监测血糖血钠水平。甲钴胺、维生素B6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能对部分患者有益。

5、药物影响

某些抗抑郁药、抗生素可能降低癫痫阈值。调整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抗癫痫药物包括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等,需根据发作类型个体化选择。

睡眠性癫痫患者应建立规律的睡眠觉醒周期,避免过度疲劳和咖啡因摄入。卧室需做好安全防护,选择低矮床铺。建议家属学习发作急救措施,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药物调整须严格遵医嘱。合并心理障碍者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日常可适当进行瑜伽等放松训练。出现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或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