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窗口期传染吗

王超 副主任医师

王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艾滋病窗口期具有传染性,但检测结果可能为阴性。窗口期是指从感染HIV病毒到抗体产生的时间,通常为2-6周,期间病毒已存在于体内并可能传播。治疗方面,建议高危人群尽早进行暴露后预防PEP和定期检测。

1、窗口期传染的原因: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存在,即使抗体尚未产生,病毒仍可通过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传播。窗口期的传染风险与病毒载量相关,病毒复制活跃时传染性更高。

2、检测方法:窗口期内,常规抗体检测可能无法检出感染,但可通过核酸检测NAT或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第四代检测提高准确性。核酸检测可在感染后7-10天发现病毒,第四代检测可在2-4周内检出。

3、预防措施:避免高危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等。若发生暴露,应在72小时内启动暴露后预防PEP,连续服用抗病毒药物28天,降低感染风险。定期检测是早期发现和干预的关键。

4、治疗建议: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多替拉韦等。ART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维持免疫功能,降低传染性。

5、心理支持:感染者和高危人群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加入支持团体,帮助应对焦虑和恐惧。

艾滋病窗口期的传染性不容忽视,通过科学检测、及时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毒传播,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高危人群应加强防护意识,定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