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拔牙后消炎药的选择需要根据口腔感染风险和个体差异决定,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克肟、克林霉素、罗红霉素等。
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对口腔常见致病菌如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该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过敏反应,用药前需确认青霉素过敏史。拔牙后伴有明显肿胀或化脓性感染时,医生可能推荐使用。
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效果显著,常与阿莫西林联合使用预防干槽症。用药期间需严格禁酒,可能引起口苦、恶心等副作用。对于智齿拔除等复杂操作后,该药物能有效降低厌氧菌感染风险。
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克肟对耐药性较强的细菌有较好效果。适合青霉素过敏患者替代使用,但需注意与利尿剂等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存在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拔牙患者,医生可能优先考虑此类药物。
克林霉素对骨组织渗透性强,适用于阻生齿拔除后的深部感染预防。可能引起伪膜性肠炎等严重不良反应,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短期使用。对于既往有口腔感染史的患者,该药物能针对性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
罗红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合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该药物对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有效,但可能延长QT间期。对于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拔牙患者,可考虑选择此类广谱抗生素。
术后24小时内建议采用冷流质饮食如酸奶、冰激凌,既缓解疼痛又避免刺激创面。48小时后可逐步过渡到温凉的粥类、蒸蛋等软食,确保每天摄入足量优质蛋白质促进创面愈合。避免过硬、过热或辛辣食物至少一周,同时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含漱。恢复期间禁止吸烟饮酒,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复。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