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小便后擦拭有血可能与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阴道炎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感染、结石摩擦、黏膜损伤或肿瘤出血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尿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淋球菌等。炎症可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排尿时摩擦出血,表现为擦拭纸上有鲜红色血丝或血点。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感。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以冲刷尿道。
膀胱炎常见于女性,细菌逆行感染可导致膀胱黏膜出血。典型症状为终末血尿(排尿最后几滴带血),擦拭时可见明显血迹,可能伴随下腹坠痛。急性发作时需使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控制感染,慢性患者需排查是否存在膀胱结石或结构异常。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间歇性无痛血尿,排尿后擦拭可见淡红色血迹。结石可能引起典型肾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确诊需通过超声或CT检查,较小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配合多饮水,较大结石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膀胱癌或肾盂癌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排尿后擦拭可见持续存在的血迹。肿瘤组织脆性增加易出血,可能伴随消瘦、排尿困难。确诊需进行膀胱镜活检或影像学检查,治疗根据分期选择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切除术。
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或萎缩性阴道炎可能因炎症蔓延至尿道口,导致排尿后擦拭时发现血液混杂阴道分泌物。常见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等症状。需通过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病原体,选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或雌三醇乳膏局部治疗,同时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出现血尿症状应记录出血特点(颜色、频率、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女性需注意经期卫生,绝经后女性可适量补充雌激素改善黏膜状态。所有病例均需及时就医完成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肿瘤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膀胱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