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妊娠糖尿病患者坐月子期间需严格控制血糖,兼顾产后恢复与哺乳需求,可通过调整膳食结构、监测血糖、适度运动、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管理。妊娠糖尿病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加重、激素水平波动、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需警惕伤口感染、酮症酸中毒等风险。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替代精制碳水,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及非淀粉类蔬菜。避免高糖糕点、含糖饮料,加餐可选用无糖酸奶或坚果。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脂摄入,每日总热量按体重及哺乳需求计算,分5-6次少量进食。
每日空腹及餐后2小时各测一次血糖,空腹血糖需控制在3.9-5.3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6.7mmol/L。记录饮食与血糖变化关联性,发现异常波动时及时调整食谱。使用血糖仪需规范采血操作,避免试纸受潮或过期影响结果准确性。
产后1周可从凯格尔运动开始,2周后逐步增加散步、产褥操等低强度活动,每次15-20分钟。运动时间建议在餐后1小时进行,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合并伤口愈合不良或高血压者需延迟运动,具体方案由医生评估制定。
胰岛素依赖型患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哺乳期可使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安全性较高的剂型。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需评估母乳喂养风险。禁止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用药期间警惕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
产后6-12周进行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血糖状态,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出现多饮多尿、视物模糊等需排查糖尿病进展。哺乳期注意乳腺炎预防,会阴切口感染者需及时处理,避免应激性血糖升高。
妊娠糖尿病产妇需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哺乳每日消耗500kcal需额外补充营养但不可过量。家人应协助新生儿护理减轻产妇疲劳,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糖。室内保持22-24℃恒温,定期开窗通风。产后42天内禁止盆浴或剧烈运动,恶露异常、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均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