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孕晚期缺钙可能影响胎儿骨骼发育,导致出生后低钙血症或佝偻病风险增加。孕晚期缺钙的主要原因有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胎儿需求增加、钙吸收障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孕期每日钙需求量为1000-1200毫克,若饮食中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母体钙储备不足。建议孕妇每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搭配豆腐、芝麻酱等食物。钙缺乏时可能出现小腿抽筋、牙齿松动等症状,需通过膳食调整或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乳酸钙颗粒等钙剂。
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若日照不足或饮食中缺乏蛋黄、海鱼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能影响钙代谢。孕妇每周应进行2-3次日晒,每次15-30分钟。维生素D缺乏可能伴随关节疼痛、肌肉无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滴剂或骨化三醇软胶囊。
孕晚期胎儿骨骼快速发育,每日需从母体获取250-300毫克钙,若母体钙储备不足,可能优先满足胎儿需求而导致自身缺钙。双胎妊娠或胎儿偏大时风险更高。这种情况需监测血钙水平,必要时遵医嘱增加钙剂补充量,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配合维生素AD胶丸使用。
胃肠疾病如慢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可能影响钙吸收,长期使用抑酸剂也会降低钙溶解度。此类孕妇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建议选择柠檬酸钙等吸收率较高的钙剂,如枸橼酸钙片,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合并贫血者需注意钙铁制剂间隔2小时服用。
子痫前期等疾病可能导致钙代谢异常,研究显示补钙可降低发病风险。这类孕妇多有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除常规补钙外,需严密监测并治疗原发病,可配合使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调节钙磷代谢,但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孕晚期建议每日分次补钙以提高吸收率,避免与高纤维食物同服。定期产检监测宫高腹围增长及胎儿发育情况,出现严重腿抽筋、骨盆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适度散步等负重运动有助于钙沉积,同时注意预防跌倒。饮食上可增加虾皮、奶酪等钙密度高的食物,但需控制盐分摄入。哺乳期仍需维持充足钙摄入以支持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