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婴儿吃喝拉正常但黄疸不退可能与生理性黄疸延迟消退或病理性黄疸有关。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周内消退,若持续不退需警惕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因素。
多数情况下,母乳性黄疸是导致婴儿黄疸延迟消退的常见原因。母乳中含有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持续2-3个月。这类黄疸通常不会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可继续母乳喂养并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部分婴儿因胆红素代谢酶活性不足,也会出现黄疸消退缓慢的现象,这种情况多与遗传因素相关。
少数情况下,胆道闭锁会导致黄疸持续加重并伴随陶土色大便。这种疾病需在出生后60天内确诊并手术干预。新生儿肝炎也可能引起黄疸不退,常伴有肝功能异常和体重增长缓慢。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半乳糖血症等,均可能表现为黄疸消退延迟,需通过血液筛查明确诊断。
建议家长每日观察黄疸变化情况,重点检查眼白、面部及胸腹部皮肤黄染程度。若发现黄疸范围扩大、颜色加深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进一步评估。对于确诊病理性黄疸的婴儿,光疗、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尝试暂停母乳2-3天观察黄疸变化,但无须因此终止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