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拉稀怎么办

1.21万次浏览

李辉 主任医师

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刚出生的婴儿拉稀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保持清洁、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刚出生的婴儿拉稀通常由喂养不当、感染、过敏、乳糖不耐受、肠道功能未完善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高脂肪或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尝试更换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少量多次喂养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喂养时注意奶瓶和乳头的清洁消毒,避免细菌污染。每次喂养后竖抱婴儿拍嗝,减少吞入空气。

2、补充水分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电解质紊乱。母乳中含有充足水分可继续哺乳。观察婴儿尿量,若6-8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避免直接喂食白开水或果汁,可能加重电解质失衡。补液时需缓慢少量多次,每次5-10毫升。

3、保持清洁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轻柔擦干后涂抹护臀霜。使用透气性好的棉质尿布并及时更换。接触婴儿前后需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衣物和寝具需每日更换并用高温洗涤。注意脐部护理,避免粪便污染未脱落的脐带残端。

4、观察症状

记录腹泻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发热、嗜睡需立即就医。监测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提示病情严重。注意精神状态,烦躁或萎靡均为异常表现。观察皮肤弹性,捏起腹部皮肤回弹缓慢提示脱水。

5、及时就医

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无改善需就诊,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细菌感染时可能需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过敏因素需排查食物蛋白并更换特殊配方奶粉。先天性代谢疾病需专科进一步检查。

家长需每日记录婴儿排便次数和性状,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突然改变食谱。注意奶具消毒和手部卫生,居住环境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病毒性腹泻。若婴儿出现拒奶、哭闹不安、眼窝凹陷等表现,或腹泻伴随黏液血丝,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