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炎患者消瘦较快可能与胆汁分泌异常、消化吸收障碍、炎症消耗、饮食限制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胆囊炎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胆囊炎会导致胆汁分泌减少或排出不畅,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吸收不良会导致热量摄入不足,长期如此会引起体重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脂肪泻、腹胀等症状。治疗上需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改善胆汁分泌,同时需低脂饮食。
胆囊炎会影响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酸吸收障碍。长期营养吸收不良会导致体重减轻。患者可能伴有乏力、贫血等症状。治疗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并增加易消化食物摄入。
胆囊炎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加速机体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发热、疼痛等应激反应也会导致分解代谢增强。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进一步加重消瘦。治疗需控制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胆囊炎患者常被要求低脂饮食,导致热量摄入不足。部分患者因害怕诱发症状而过度限制饮食,造成营养不良。长期能量负平衡会导致体重明显下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足够营养摄入。
严重胆囊炎可能并发胆管炎、胰腺炎等,这些并发症会加重消化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胆源性胰腺炎会导致脂肪吸收严重障碍,加速体重下降。治疗需针对并发症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
胆囊炎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少量多餐,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胸肉等。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避免暴饮暴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出现持续消瘦、严重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必要时考虑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