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4.01万次浏览

刘福强 副主任医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甚至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

1、足部溃疡

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减退,足部容易受到外伤或压力损伤而不自知,长期摩擦或压迫可形成溃疡。溃疡通常发生在足底或足趾部位,初期可能表现为皮肤发红、破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逐渐加深。治疗需包括清创、控制血糖、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同时需减轻足部压力。

2、严重感染

糖尿病足溃疡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由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加上血管病变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差,感染可能迅速扩散。感染可表现为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引起蜂窝织炎或骨髓炎。治疗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必要时需手术引流。

3、组织坏疽

长期缺血和感染可导致足部组织坏死,形成干性或湿性坏疽。坏疽通常表现为足趾或足跟部发黑、干枯或恶臭,提示组织已不可逆坏死。此时需紧急处理,包括控制感染、改善循环,使用扩血管药物如前列地尔注射液,严重时需考虑截肢手术。

4、截肢风险

糖尿病足是导致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当坏疽或感染无法控制时,为挽救生命可能需行趾部、足部甚至小腿截肢。截肢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且对侧肢体再发溃疡和截肢的风险增加。预防截肢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包括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足部检查、及时治疗微小损伤。

5、全身并发症

糖尿病足感染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全身并发症。高血糖状态还会加重肾脏、心脏等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控制血糖、血管外科改善循环、感染科抗感染等综合措施。

糖尿病足患者需每日检查双足,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发现足部任何异常如红肿、破溃、趾甲变形等应及时就医。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限酒,定期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检查,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一旦出现糖尿病足症状,应尽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