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炎可能导致尿血,治疗上需根据病因进行抗感染或对症处理。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结石、肿瘤等因素引起的膀胱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结石或肿瘤则需手术或针对性治疗。
1、细菌感染是膀胱炎最常见的原因,大肠杆菌是主要病原体。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或磷霉素可有效治疗。治疗期间需多喝水,促进细菌排出,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膀胱结石或肿瘤也可能引发膀胱炎和血尿。结石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膀胱镜取石治疗;肿瘤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
3、长期憋尿、饮水不足等不良习惯会增加膀胱炎风险。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养成规律排尿习惯。
4、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膀胱炎。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减少细菌上行感染风险。
5、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发生膀胱炎。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增强免疫力,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
膀胱炎患者若出现血尿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多饮水,避免憋尿,可有效预防膀胱炎复发。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