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身体湿气通常由外感湿邪、饮食不当、脾胃虚弱、情志失调、久居潮湿环境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淋雨涉水可能导致外湿侵入人体。湿邪困阻肌表时可能出现头重如裹、肢体酸沉等症状,侵袭关节时可引发酸痛屈伸不利。中医常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五苓散等化湿解表,配合艾灸足三里穴促进湿气排出。
过量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会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冰淇淋、肥肉等食物可能加重体内湿浊,常见舌苔厚腻、大便黏滞等症状。建议用赤小豆薏米粥食疗,避免晚间进食水果。湿热体质者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先天不足或久病耗伤可能导致脾失健运。脾虚湿盛者多见食欲减退、餐后腹胀、面色萎黄等表现。参苓白术颗粒、香砂六君丸等中成药可健脾化湿,配合山药、芡实等药食同源食材调理。
长期抑郁焦虑会影响肝气疏泄,进而阻碍脾胃运化。这类湿气多伴有胁肋胀痛、情绪波动大等症状。逍遥丸配合玫瑰花代茶饮可疏肝健脾,建议通过八段锦、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
地下室等潮湿居所会持续加重体内湿气。表现为皮肤湿疹反复发作、关节沉重疼痛等。除湿机保持湿度在40%-60%为宜,冬季可用电热毯烘烤被褥,阴雨天佩戴艾草香囊祛湿。
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促进排汗排湿,夏季避免直吹空调,穿着吸湿透气的棉麻衣物。饮食定时定量,可常食茯苓饼、炒白扁豆等健脾食物。若出现口苦口黏、肢体浮肿等持续症状,建议到中医科进行体质辨证调理,必要时采用拔罐、刺络放血等外治法祛除顽固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