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的宝宝拉稀怎么办

2.6万次浏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3个月的宝宝拉稀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腹部保暖、使用益生菌制剂、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宝宝拉稀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宝宝需注意母亲饮食清淡,避免高脂或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减少单次奶量并增加喂养频次,或更换为低乳糖配方奶粉。

2、补充水分

每次排便后补充5-10毫升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观察尿量是否减少或尿液颜色加深,出现异常时需增加补液量。

3、腹部保暖

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每次3-5分钟。使用婴儿专用暖水袋时需用毛巾包裹,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

4、使用益生菌制剂

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这类药物能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吸收。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血便、持续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并根据结果开具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排便次数、性状和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尿布疹。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6个月内婴儿出现腹泻超过24小时未缓解必须就诊。注意奶瓶餐具消毒,冲泡奶粉时严格按比例调配,母乳喂养前清洁乳头。观察宝宝体重增长曲线,持续腹泻可能影响营养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