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孩子感冒肚子疼可能由病毒感染、胃肠功能紊乱、肠系膜淋巴结炎、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对症治疗、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感冒多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部分病毒可能侵袭胃肠黏膜导致腹痛。表现为脐周阵发性隐痛,可能伴随呕吐或腹泻。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感冒症状,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有无超过38.5℃的发热,及时采用物理降温。
感冒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消化酶分泌减少易引发功能性腹痛。疼痛位置不固定,排便后可能减轻。建议家长准备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凉性水果。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配合丁桂儿脐贴外用缓解痉挛。
儿童呼吸道感染后可能继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钝痛,按压时加重。需通过腹部B超确诊,急性期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配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热解毒。家长需记录孩子每日疼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
感冒期间过量食用冷饮或油腻食物会刺激胃肠。疼痛多发生在餐后,可能伴随腹胀。应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可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口服液促进消化,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部分感冒药中的解热镇痛成分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服药后上腹部灼痛,可能产生恶心感。家长需查看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项,必要时更换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服药前后建议搭配馒头、面包等食物缓冲刺激。
感冒期间应保持孩子腹部保暖,选择宽松衣物避免压迫。饮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每日饮水不少于800毫升,优先选择温热的果蔬汁补充维生素。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若腹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反复呕吐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儿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及腹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