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高血脂症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优质蛋白、限制胆固醇摄入等方式改善血脂水平。高血脂症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的摄入,用全谷物如燕麦、糙米替代。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减少肝脏合成甘油三酯。避免含糖饮料和甜点,这些食物会促进肝脏脂肪合成,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每日脂肪供能比应控制在30%以内,减少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的使用。优先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避免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如植脂末、人造奶油,这类脂肪会显著提升心血管疾病风险。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主要来自新鲜蔬菜如西蓝花、菠菜,水果如苹果、梨,以及豆类如黑豆、鹰嘴豆。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结合促进其排泄,迫使肝脏动用胆固醇合成新的胆汁酸,从而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建议每餐保证200克以上蔬菜摄入。
优先选用鱼类如三文鱼、鲭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材,每周至少2-3次。禽类应去皮食用,红肉选择瘦肉部位。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含植物甾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避免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培根,这些食品含大量饱和脂肪和钠盐。
每日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减少动物内脏如猪肝、脑花等高胆固醇食物。蛋黄每周不超过4个,可用蛋清替代。贝壳类海鲜如扇贝、蛏子胆固醇含量较高,应适量食用。烹饪方式建议采用蒸、煮、炖等少油方法,避免油炸、油煎。
高血脂症患者除饮食控制外,需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血脂指标,避免吸烟饮酒。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更需严格控制钠盐和糖分摄入。烹饪时可使用香辛料代替部分食盐,通过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改善血脂异常,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