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3.72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高血脂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高血脂通常表现为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长期未控制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1、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性疾病可直接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伴随皮肤黄色瘤或早发性冠心病。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会提升血脂水平。过量饮酒会干扰肝脏脂质代谢,增加甘油三酯合成。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30克。

3、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会导致能量消耗不足,脂肪堆积并影响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加速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对于关节受限者,可选择水中运动或抗阻训练,运动时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

4、代谢异常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会继发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会促进游离脂肪酸释放,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需优先控制原发病,联合使用非诺贝特胶囊、依折麦布片等药物,并监测血糖和甲状腺激素水平。

5、肥胖因素

内脏脂肪过度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脂代谢,腰围超标者更易出现混合型高脂血症。建议通过限能量饮食使体重每月下降2-4公斤,重度肥胖者可考虑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减重过程中需预防胆结石发生,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高血脂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日饮食记录有助于发现饮食问题,推荐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损伤,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禁止饮用葡萄柚汁。每3-6个月复查血脂四项,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监测血压和血糖。出现持续性胸痛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排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