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两岁宝宝一直流鼻涕可能由过敏性鼻炎、感冒、鼻窦炎、鼻腔异物、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鼻腔冲洗、异物取出、腺样体切除等方式缓解。
过敏性鼻炎可能与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接触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等症状。建议家长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缓解症状。
感冒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通常伴随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家长需注意给宝宝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等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鼻窦炎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绿色脓涕、头痛、面部压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冲洗鼻腔。
幼儿可能因好奇将小玩具、食物等塞入鼻腔,导致单侧持续性流脓涕伴恶臭。家长发现后切勿自行掏取,应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使用鼻腔异物钩或吸引器取出,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腺样体肥大可能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除流鼻涕外还可能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轻度肥大可通过鼻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重度肥大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
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流鼻涕的性状和伴随症状,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饮食上可适当增加温开水、梨汁等润燥饮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流鼻涕持续超过10天或伴随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日常可通过生理盐水喷雾定期清洁鼻腔,减少病原体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