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嗝怎么办怎么止嗝

4.14万次浏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婴儿打嗝可通过拍背、调整喂养姿势、腹部按摩、喂温水、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婴儿打嗝通常由膈肌发育不成熟、喂养不当、吸入冷空气、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拍背

将婴儿竖抱于胸前,头部靠于成人肩部,一手托住臀部,另一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拍背能帮助排出胃内气体,缓解膈肌痉挛。操作时需避开脊柱区域,力度以婴儿无不适表现为宜。若打嗝伴随吐奶,拍背需在喂奶后15-20分钟进行。

2、调整喂养姿势

采用45度半卧位姿势喂养,奶瓶喂养时保持奶嘴充满乳汁避免吸入空气。母乳喂养时注意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每次喂奶后保持竖抱姿势10-15分钟,有助于减少空气吞咽。早产儿建议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单次奶量不超过胃容量。

3、腹部按摩

温暖双手后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屈腿动作帮助排气。按摩力度以指腹下陷1厘米为宜,每次持续3-5分钟。可配合使用婴儿专用按摩油,避开刚进食后的时段。腹部按摩能促进肠蠕动,缓解胃肠胀气引发的打嗝。

4、喂温水

对于月龄超过1个月的婴儿,可喂食5-10毫升38-40℃温开水。温水能舒缓膈神经兴奋性,但需注意避免呛咳。新生儿期不建议采用此方法,胃容量过小可能导致乳汁摄入不足。喂水后仍需保持竖抱姿势,观察有无异常反应。

5、转移注意力

通过轻柔摇晃、玩具引导或改变环境刺激转移婴儿注意力。该方法适用于非饥饿状态下的打嗝,利用神经系统的交互抑制原理阻断打嗝反射弧。注意避免过度刺激,摇晃幅度需控制在5厘米内,时间不超过3分钟。

日常需注意喂养器具消毒,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孔径。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若打嗝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随拒奶、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先天性膈疝、脑损伤等病理因素。保持婴儿生活环境温度稳定,突然的温度变化可能诱发膈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