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血常规特点

4.13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幼儿急疹的血常规特点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导致,属于婴幼儿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1、白细胞变化

幼儿急疹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多在正常范围或呈现轻度下降,部分病例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这与病毒感染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有关,通常发热初期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随着病程进展逐渐降低,发热消退后逐渐恢复。血常规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2、淋巴细胞增高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是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多数患儿淋巴细胞比例超过50%,部分可达70%以上。这种变化与病毒特异性激活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相关,属于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正常免疫反应。淋巴细胞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异型淋巴细胞比例通常不超过10%。

3、血小板变化

幼儿急疹患儿血小板计数多数在正常范围,少数可能出现轻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通常为一过性,与病毒感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或生成减少有关。若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需警惕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可能。

4、血红蛋白水平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参数通常无明显变化,贫血表现少见。若患儿存在基础营养缺乏或慢性疾病,可能合并轻度贫血,但非幼儿急疹直接导致。红细胞沉降率多数正常或轻度增快,C反应蛋白通常不升高或仅轻微升高。

5、其他指标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单核细胞比例轻度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通常正常。血清转氨酶可有轻度升高,但多为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在出疹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上述改变更为明显,热退疹出后血象逐渐恢复正常。

幼儿急疹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典型病例无须特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充足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抓挠皮疹。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拒食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复查血常规并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皮疹消退后1-2周可复查血常规观察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