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造成吞咽困难的疾病主要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脑卒中、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吞咽功能的不同环节,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引发吞咽困难。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导致炎症和溃疡形成,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引起食管狭窄。患者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内镜下扩张术。
食管癌是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的常见恶性疾病。肿瘤生长可阻塞食管腔,早期表现为固体食物吞咽困难,后期连流质也难以咽下。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胸痛等症状。诊断需结合胃镜和病理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
脑卒中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属于神经性吞咽障碍。脑部损伤吞咽中枢或相关神经通路,导致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患者常伴有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康复治疗包括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治疗,严重者需鼻饲或胃造瘘。
重症肌无力可因咽喉肌无力导致吞咽困难。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造成肌肉易疲劳。症状晨轻暮重,可能伴有眼睑下垂、复视等。治疗包括溴吡斯的明片、泼尼松片等药物,严重时需血浆置换或胸腺切除。
多发性肌炎属于炎症性肌病,可累及咽喉肌群导致吞咽困难。肌肉炎症和变性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常伴近端肌无力、肌肉疼痛。诊断需结合肌酶检查和肌电图,治疗包括甲泼尼龙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
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强行进食导致呛咳或吸入性肺炎。日常可调整为软食或流质饮食,进食时保持坐位,细嚼慢咽。根据病因不同,可能需要长期康复训练或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评估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吞咽困难,家属需特别关注进食安全,预防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