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脱皮是怎么回事

4.36万次浏览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宝宝身上脱皮可能由遗传性皮肤病、环境干燥、生理性脱皮、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强保湿、调整室温、避免刺激物、外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1、遗传性皮肤病

鱼鳞病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皮肤角化异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脱屑。家长需注意观察脱皮是否伴随皮肤潮红、增厚,冬季加重时可用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乳帮助修复皮肤屏障。日常避免过度清洁,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

2、环境干燥

空气湿度低于40%时,新生儿表皮含水量易流失引发脱皮。建议家长在卧室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婴儿润肤霜。北方冬季可适当减少洗澡频率,每周2-3次为宜。

3、生理性脱皮

约30%新生儿出生后2周内会出现手脚部位脱皮,这是胎脂脱落的正常现象。家长无须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若脱皮持续超过1个月或扩散至躯干,需警惕病理性脱皮可能。

4、接触性皮炎

衣物染料、洗涤剂残留等刺激物可能引发局部红斑伴脱屑。家长应选用无荧光剂婴儿洗衣液,新衣物充分漂洗后再穿。出现皮炎时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

5、湿疹

特应性皮炎引起的脱皮多伴随剧烈瘙痒,好发于面部和关节屈侧。家长需剪短宝宝指甲防止抓伤,急性期遵医嘱使用地奈德乳膏控制炎症,缓解期用凡士林保持皮肤湿润。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忌食海鲜等易致敏食物。

保持室内温度22-26℃、湿度50%-60%,选择纯棉透气衣物,每日全身涂抹无香料婴儿润肤乳。哺乳期母亲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必需脂肪酸。若脱皮伴随发热、脓疱或持续扩大,应立即就医排查川崎病等全身性疾病。定期修剪宝宝指甲避免皮肤损伤,洗澡时选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冲洗后轻轻拍干而非擦拭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