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偏高的原因和治疗

9137次浏览

赵蕾 副主任医师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尿酸偏高可能由嘌呤代谢异常、肾功能异常、药物因素、高嘌呤饮食、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药物治疗、控制体重、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长期偏高可能诱发痛风或肾结石。

1、嘌呤代谢异常

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这种情况可能与先天性酶缺陷有关,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症。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痛风症状。医生可能开具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同时建议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

2、肾功能异常

肾脏排泄功能下降时,尿酸无法有效排出体外。慢性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伴随症状包括夜尿增多、下肢水肿等。苯溴马隆片、丙磺舒片等促尿酸排泄药物可能被选用,但需监测肾功能。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

3、药物因素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片可能干扰尿酸排泄。长期使用这些药物需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若出现药物性尿酸升高,医生可能调整用药方案或联用降尿酸药物。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减少豆制品摄入。

4、高嘌呤饮食

频繁摄入火锅、浓肉汤、凤尾鱼等富含嘌呤的食物会直接提升血尿酸浓度。这种情况多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建议将红肉摄入量控制在每日100克以内,增加低脂乳制品和新鲜蔬菜比例。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代替煎炸。

5、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病史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类人群应从青年期开始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可适量食用樱桃、柠檬等碱性食物帮助碱化尿液。

尿酸偏高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每日保持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突然受凉或关节外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应优先控制这些代谢异常。若出现关节剧痛、血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痛风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缓解症状,但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日常记录饮食和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