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功能检查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这些指标可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解毒及胆汁排泄功能,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等疾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AST则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和胞浆。当肝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入血。轻度升高可能由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引起,显著升高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常用联苯双酯滴丸、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反映肝脏对血红蛋白代谢产物的处理能力。直接胆红素升高多提示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可见于胆管结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Gilbert综合征有关。茵栀黄口服液、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可用于改善胆汁淤积。
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白蛋白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或蛋白丢失性疾病,持续下降可能预示肝硬化进展。球蛋白升高可能与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临床可通过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结合饮食调整改善低蛋白血症,但需排除肾病综合征等肝外因素。
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常提示胆道系统病变。ALP在骨骼生长、妊娠期也会生理性升高,而GGT特异性更强,显著升高见于酒精性肝病、胆管癌等。两者同时升高需排查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可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
凝血酶原时间虽非常规肝功能指标,但能敏感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PT延长超过3秒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肝衰竭等。维生素K1注射液可短期改善胆汁淤积导致的PT延长,但根本需治疗原发病。监测INR值对评估终末期肝病预后有重要价值。
肝功能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发现指标异常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定期复查动态观察变化趋势。慢性肝病患者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腹水,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明显乏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肝病专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