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瘙痒有小白虫是怎么回事

4.71万次浏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肛门瘙痒伴随小白虫通常由蛲虫感染引起,可能因卫生习惯不良、接触污染物、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衡或继发真菌感染等因素导致。可通过改善卫生、药物治疗、环境消毒、增强免疫及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1、蛲虫感染

蛲虫是常见肠道寄生虫,成虫夜间在肛门产卵引发瘙痒,肉眼可见白色线状虫体。可能与接触污染物品、饭前便后未洗手有关,表现为夜间肛周剧痒、睡眠不安。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同时烫洗内衣裤并暴晒。

2、卫生习惯不良

如厕后清洁不彻底、共用毛巾等行为易残留虫卵。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肛周,更换纯棉内裤,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家庭成员需同步排查感染情况,集体使用硫磺皂清洗会阴部。

3、接触污染物

接触蛲虫患者污染的床单、玩具等物品可能传播虫卵。患儿玩具需用沸水烫洗,地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应加强物品表面消毒,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寄生虫更易繁殖。需控制基础疾病,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环境。若瘙痒持续1周未缓解或出现发热,需排除合并细菌感染。

5、继发真菌感染

长期抓挠可能引发白色念珠菌感染,形成白色絮状物。表现为肛周潮红脱屑伴灼痛,需与蛲虫鉴别。可外用克霉唑乳膏,严重者联合口服氟康唑胶囊,但须经医生确诊后用药。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多摄入南瓜子、大蒜等辅助驱虫食物。家庭成员应同步治疗,连续2周晨起用透明胶带粘贴肛周送检虫卵。若自行用药3天无效或出现腹痛、血便需立即消化内科就诊,儿童患者家长需每日检查肛周并记录虫体排出情况。治疗期间避免游泳、盆浴,防止公共水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