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结石通常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具体途径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的排出过程与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多数情况下可自然排出,少数需医疗干预。
体积较小的结石更容易通过泌尿系统自然排出。肾脏生成的结石可能随尿液进入输尿管,输尿管通过蠕动将结石推向膀胱,最终经尿道排出体外。输尿管有三处生理性狭窄,结石易在此处滞留,但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多数能自行通过。患者可能感到腰部或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伴随血尿、尿频等症状,适当增加饮水量和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结石移动。
体积较大的结石可能难以通过输尿管或尿道,导致梗阻风险增加。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时,易卡压在输尿管狭窄部位,引发剧烈肾绞痛、排尿困难甚至肾积水。此时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医疗手段辅助排出。若结石长期滞留,可能诱发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伤,需及时就医评估。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久坐或憋尿。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或排尿异常时,应就医完善超声或CT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及肾功能状态,遵医嘱选择药物排石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