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了怎么办

4.83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被蜈蚣咬伤后可通过冲洗伤口、冷敷消肿、消毒处理、药物止痛、就医观察等方式处理。蜈蚣咬伤通常由蜈蚣毒液刺激皮肤引起,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灼热感等症状。

1、冲洗伤口

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有助于稀释毒液并减少皮肤吸收。避免用力挤压伤口,防止毒液扩散。若伤口位于四肢,可适当抬高患肢减缓肿胀。

2、冷敷消肿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咬伤部位,每次1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糖尿病或血液循环障碍者慎用。

3、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溶液或75%酒精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伤口,防止细菌感染。切勿涂抹民间偏方如牙膏、酱油等,可能加重刺激。伤口较小无须包扎,保持干燥透气即可。

4、药物止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外用利多卡因凝胶或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过敏体质者慎用。出现皮肤瘙痒可涂抹炉甘石洗剂,避免抓挠导致破溃感染。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用药。

5、就医观察

若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促、全身皮疹等过敏反应,或伤口化脓溃烂超过3天未愈,应立即就医。野外被大型蜈蚣咬伤或既往有严重过敏史者,建议携带蜈蚣样本及时急诊处理。

被蜈蚣咬伤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饮食宜清淡少辛辣。定期观察伤口变化,记录红肿范围是否扩大。居家可安装纱窗、保持环境干燥减少蜈蚣滋生,夜间活动时穿戴防护衣物。有过敏史者建议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