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高血糖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可能与肾小球高滤过、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金水宝胶囊等药物。
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初期出现微动脉瘤和出血点,严重时可致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物模糊、飞蚊症、视野缺损等症状。需定期眼底检查,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复方血栓通胶囊、卵磷脂络合碘片等药物。
血糖代谢异常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表现为对称性手足麻木刺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与山梨醇代谢通路异常、神经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蚁走感、袜套样感觉减退、夜间疼痛加重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胶囊等药物。
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共同作用导致足部溃疡感染,严重时需截肢。糖尿病足可能与局部缺血、创伤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皲裂、伤口难愈合、坏疽等症状。需每日检查足部,保持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银离子敷料、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
糖代谢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心血管疾病可能与内皮功能障碍、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控制血糖血脂,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
高血糖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合理饮食结构,每日主食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优先选择荞麦、燕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并发症筛查。出现视力下降、肢体麻木、水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降糖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