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戒掉尿不湿的妙招

6.97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晚上戒掉尿不湿可通过调整饮水时间、建立排尿习惯、使用隔尿垫、心理引导和渐进式训练等方式实现。儿童夜间遗尿可能与生理发育延迟、睡眠过深、膀胱容量小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水时间

白天保证充足饮水,但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减少夜间尿液生成。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利尿作用的饮品,如可乐、茶等。家长可记录孩子饮水量与排尿时间,帮助建立规律。若孩子口渴,可少量饮用温水润喉。

2、建立排尿习惯

固定睡前排空膀胱的流程,如睡前如厕后听轻音乐放松。夜间可设定1-2次唤醒排尿,选择深度睡眠周期结束的时段如上床后2-3小时。使用小夜灯引导孩子独立如厕,逐渐培养条件反射。家长需耐心陪伴,避免因尿床责备孩子。

3、使用隔尿垫

过渡期铺设防水床垫保护层,减轻清洁压力。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隔尿垫,避免闷热刺激皮肤。若发生尿床,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干燥卫生。可让孩子参与简单清理,增强自主意识。

4、心理引导

通过绘本或故事解释身体发育过程,消除孩子的羞耻感。采用奖励机制,如连续干爽夜晚给予星星贴纸鼓励。避免与其他儿童比较,强调个体差异。家长需保持情绪稳定,尿床后温和安抚而非惩罚。

5、渐进式训练

先从午睡时段尝试脱离尿不湿,再逐步延长夜间不使用时间。初期可保留尿不湿但鼓励如厕,成功后完全戒除。记录每周进步情况,调整训练节奏。若持续6个月无改善,需排查遗尿症等病理因素。

白天可进行膀胱训练,如延迟排尿以增加容量;避免高盐或辛辣食物刺激泌尿系统;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冷刺激排尿。若伴随尿频、尿痛或日间尿失禁,需就医排除尿路感染或脊柱发育异常。多数儿童5-7岁可自然戒除,家长应给予充分时间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