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乳腺原位癌与乳腺癌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范围与侵袭性,乳腺原位癌是局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内的非侵袭性病变,乳腺癌则是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的恶性肿瘤。
乳腺原位癌的癌细胞未突破导管或小叶的基底膜,仅在上皮层内增殖,属于0期乳腺癌。乳腺癌的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可侵犯乳腺间质、淋巴管或血管,根据浸润程度分为I-IV期。两者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不同,乳腺原位癌通常表现为微小钙化灶,乳腺癌可能伴随肿块或结构扭曲。
乳腺原位癌不发生远处转移,但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乳腺癌具有明确转移潜能,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或通过血行转移至肺、骨、肝等器官。转移概率与肿瘤分期相关,晚期乳腺癌转移率显著增高。
乳腺原位癌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选择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或全乳切除,通常无须化疗。乳腺癌需综合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可能包含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手段。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也可选择保乳治疗。
乳腺原位癌患者10年生存率接近100%,但存在同侧或对侧乳腺新发癌变风险。乳腺癌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I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IV期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两者均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
乳腺原位癌分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两种亚型,癌细胞形态规则,无间质浸润。乳腺癌包含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亚型,病理学可见癌细胞异型性明显,伴有间质浸润和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
乳腺原位癌与乳腺癌患者均需定期进行乳腺超声、钼靶或核磁共振检查。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根据体力状况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5次。术后患者需按医嘱穿戴压力衣,避免患侧肢体提重物。出现乳房皮肤改变、新发肿块或持续性疼痛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