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潜血1+通常不严重,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或轻微泌尿系统问题引起。尿潜血阳性可能与剧烈运动、月经期、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尿潜血1+多数由非疾病因素导致。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红细胞渗入尿液,停止运动后复查结果可恢复正常。女性经期前后经血混入尿液样本也会造成假阳性,建议避开经期复查。部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剂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但停药后尿潜血可消失。日常饮水量不足导致尿液浓缩时,也可能出现弱阳性结果,增加饮水量后复查结果转阴。
少数情况可能与病理性因素相关。尿路感染时细菌损伤尿路上皮可引起轻微出血,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培养检查。泌尿系统微小结石移动时摩擦黏膜可能导致潜血阳性,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肾小球肾炎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尿潜血,需结合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评估。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需调整用药方案。
发现尿潜血1+应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建议1-2周后复查尿常规。若持续阳性需完善泌尿系统超声和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明确红细胞来源。日常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排尿疼痛、腰酸等症状,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育龄期女性检查前应确认未处于月经期,采集尿液标本时注意清洁会阴部避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