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心率偏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因素、贫血等原因引起。心率偏高的常见表现有心悸、胸闷、头晕等,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或咖啡等生理性因素可能导致心率暂时性加快。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休息后心率可逐渐恢复正常。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心率波动。
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心率持续偏高。可能与心肌缺血、传导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胸痛、气短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射频消融手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会引起代谢亢进,导致心率增快。通常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可能伴有体重下降、手抖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亢,或手术切除肿瘤。
某些药物如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阿托品注射液等可能引起心率加快的副作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密切监测心率变化,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
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可能与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常伴面色苍白、乏力。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同时治疗原发疾病,严重贫血需输血治疗。
日常应注意监测静息心率,成人正常值为60-100次/分。避免摄入刺激性饮品,保证充足睡眠。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或伴随胸痛、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但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0.8的安全范围。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对维持正常心率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