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肛裂与痔疮可通过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及检查手段进行区分。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的溃疡,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或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两者主要有发病位置、疼痛特点、出血特征、伴随症状、检查结果五点差异。
肛裂多发生于肛管后正中线,因该区域血供较差且承受排便压力最大。痔疮根据类型不同可出现在齿状线以上或以下,内痔位于直肠末端黏膜下,外痔位于肛管皮肤下,混合痔则跨越齿状线。通过肛门视诊和指检可初步判断病灶位置。
肛裂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排便时即刻发作且持续数小时,形成"排便-剧痛-恐惧排便"的恶性循环。痔疮疼痛多为胀痛或灼痛,外痔血栓形成时突发剧痛,内痔脱嵌顿后出现持续性坠痛。疼痛与排便的关联性差异是重要鉴别点。
肛裂出血量少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线状血迹,常伴排便时肛门刺痛。痔疮出血量较多且可呈滴落状或喷射状,内痔出血多为无痛性,外痔出血多与血栓破裂相关。出血性状和疼痛组合模式具有鉴别意义。
肛裂患者常见肛门瘙痒、排便恐惧及便秘,慢性肛裂可见哨兵痔和肛乳头肥大。痔疮可能伴随肛门潮湿、异物感或肿块脱出,内痔分度不同表现各异,从偶发便血到需手法还纳的脱垂均可出现。伴随症状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区分。
肛裂肛门镜检查可见纵向裂口伴基底肌层暴露,指检引发括约肌痉挛。痔疮肛门镜可见黏膜下紫红色团块,外痔可见皮赘或血栓,直肠指检可触及柔软静脉团。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肠道疾病,肛门直肠测压能评估括约肌功能。
日常应注意保持软便状态,每日摄入25克以上膳食纤维,饮用1500毫升以上水份,避免久坐久蹲。便后可用温水坐浴10分钟缓解症状,但反复出血或疼痛加重需及时就医。肛裂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痔疮发作期可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但任何肛门不适持续超过两周均应接受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