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晚上龋齿疼痛可通过冷敷患处、含漱淡盐水、使用止痛药物、避免刺激食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龋齿疼痛通常由牙髓炎症、细菌感染、牙齿敏感、龋洞加深、夜间体位变化等原因引起。
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疼痛侧脸颊,每次持续5-10分钟。低温可收缩局部毛细血管,减轻牙髓充血压力,缓解神经末梢对疼痛的敏感度。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冷敷间隔时间需超过30分钟。该方法适用于突发性剧烈疼痛,但对深龋或化脓性炎症效果有限。
取3克食盐加入200毫升温水充分溶解,每日含漱3-5次。氯化钠溶液能暂时改变口腔渗透压,抑制细菌繁殖,减轻牙龈肿胀。含漱时需重点冲洗龋洞部位,每次保持30秒。该方法对浅表性龋齿引起的钝痛有效,若伴随明显自发痛或跳痛则需配合其他措施。
可遵医嘱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痛觉敏感性,适用于中度以上疼痛。注意药物禁忌症,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用药不超过3天未缓解需立即就诊。不可将药片直接放置于龋洞内以免损伤黏膜。
夜间避免摄入过冷、过热、酸性或高糖食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患牙。建议进食常温流质饮食,用健侧咀嚼。糖分残留会加速细菌产酸腐蚀牙本质小管,温度骤变可能诱发牙髓神经剧烈反应。睡前彻底清洁口腔可降低细菌活性,延缓龋损进展。
若疼痛持续超过12小时伴面部肿胀、发热或脓液渗出,需立即进行牙科急诊处理。深龋可能已引发急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通过开髓引流、根管治疗等专业干预控制感染。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孕妇及儿童患者更应尽早干预。
日常应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强化牙釉质,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限制碳酸饮料及黏性甜食摄入,餐后及时漱口。对于已形成的龋洞,即使疼痛缓解也需尽快修补,防止细菌侵入牙髓腔。睡眠时垫高枕头可减少卧位时牙髓腔内压力升高诱发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