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退行性骨关节炎可通过减轻体重、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退行性骨关节炎通常与关节软骨磨损、炎症反应、代谢异常、遗传因素、机械应力过载等原因相关。
超重会增加关节负荷,加速软骨退化。通过低热量饮食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可减少膝关节压力。体重下降后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可能明显改善,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超声波治疗能减轻炎症反应;关节活动度训练有助于维持功能。物理治疗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急性发作期应暂停高频深部热疗。
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用于轻中度疼痛控制,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能缓解炎症性疼痛,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能延缓软骨退化。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需监测胃肠和肾功能。
玻璃酸钠注射液可改善关节润滑功能,糖皮质激素注射液适用于急性炎症发作。注射治疗需严格无菌操作,每年注射次数不宜过多,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关节镜清理术可去除游离体和增生滑膜,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终末期病变。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假体使用寿命与日常活动强度和体重控制密切相关。
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应避免爬山、蹲起等加重关节磨损的动作,选择平底软鞋减少冲击力。日常可进行骑自行车、水中体操等低负荷运动,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使用手杖或支具分散承重。若关节出现持续肿胀、夜间痛或变形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